偶像養成類網綜,是“養成”還是“速成”水煮娛
大熱的偶像養成類綜藝《偶像練習生》已臨近尾聲,9位練習生即將被pick出道。隨之而來的《明日之子2》、《創造101》,也都是偶像養成類綜藝。同類型節目井噴背后,無疑是看到了偶像養成類綜藝背后的巨大市場。
如果僅從話題度和熱度來看,《偶像練習生》無疑是一個成功的網綜,單從藝人關注度來說,就有質的提升,選手蔡徐坤的微博粉絲從開始的249萬,到現在的568萬,變化不可謂不大。但是隨之而來的同類型綜藝能否打破養成類綜藝的困境,帶動網綜新發展仍然要打個問號。
在此之前,《蜜蜂少女隊》《國民美少女》《星動亞洲》這些同類型的偶像養成綜藝,雖然也獲得了一定的關注度,但是也難逃“曇花一現”的命運,曾經的養成類綜藝推出的偶像,現在已然面臨著尷尬的境地,人氣、資源的流失將這群偶像逐漸拖垮。2018年勢必將稱為偶像養成類綜藝的大年,想要知道偶像養成之路距離我們到底還有多遠,回顧曾經養成類網綜,我們或許能略知一二。
綜藝周期短,“養成”變“速成”
偶像的養成是需要投入大量時間精力的,在韓國,對于藝人的培養周期一般在3-5年或者更長,公司對于練習生的表演、舞蹈、歌唱各個方面進行全方位的培養,而在此期間,會因為能力不夠,身材長相走樣等原因進行淘汰,在激烈的競爭中留下來的才會最后成為團體出道,偶像的養成在現實中并沒有那么美好,簡單的唱跳和短時間的培養并不能夠成為合格的偶像。
反觀我國偶像養成,三個月綜藝周期所養成的偶像并沒有讓觀眾有深刻的印象,不系統的培養,不成熟的表演,韓國練習生相比,我國的偶像養成顯然是速成。
資源少,練習生出道生活仍窘迫
出道后鏡頭前的生活雖然光鮮,但是面對激烈的競爭壓力,練習生生存狀態同樣令人堪憂。通過同類韓國偶像選秀綜藝《Produce101 S2》出道的Wanna one在創造巨大收益額的同時,練習生姜丹尼爾的薪資在與經紀公司對半分后再與成員對半分的情況下,拿到了每月7萬(人民幣)的最低薪資。面對出道后資源少,沒有作品進一步提升人氣的練習生來說,觀眾對于他們的記憶也會隨著時間而模糊。
培養機制不完善,全能偶像只是說說而已
培養全能偶像已經成為眾同類節目的宗旨,但是短時間的造星計劃這本來就不符合常理。舞蹈、唱歌、表演這些作為全能偶像的必備技能,并不可能在三個月內完全學會,除此之外,對于偶像的培養是一個體系,從選人到培養再到后期的包裝、推廣都需要良好的鏈接。
而反觀之前的綜藝,所重視的都是節目中的培養,難以通過新的作品不斷積累人氣,《燃燒吧!少年》出道的X-Fire也并沒有獲得太高的人氣,隨后通過網絡投票增加焉栩嘉等五名成員,然后以X玖少年團的名字再次出道。節目中走出的假“全能偶像”成為了真“棄嬰”。
粉絲難養成
偶像和偶像團體的層出不窮,從一定情況來說,是粉絲經濟主導的產物,粉絲應該是與偶像同時養成,只有這樣才能為偶像日后的發展帶來更大的粉絲經濟利益。而單薄的選秀環節和導師指導則難以引起觀眾的共鳴,觀眾參與感較低,就會出現最后出道的偶像缺少觀眾緣和“死忠粉”。
面對曾經養成類綜藝的病癥,《偶像練習生》在富有經驗的制作班底,和多家娛樂公司共同打造下,做出的突破也成為了偶像養成路上的探索。
播出平臺改變,播放群體更清晰
與以往不同的是,《偶像練習生》、《創造101》都選擇了網播,如果之前還有少部分電視臺播出此類綜藝,那么現在在網綜不斷發展的情況下,養成類綜藝選擇網絡作為播放平臺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選擇網播平臺也是市場導向的結果,網播的群體更加年輕化,對于此類文化的接受度也更高,更愿意投入一定的資金支持自己喜歡的偶像。在此之前同在愛奇藝平臺播出的《中國有嘻哈》最后一期,通過觀眾購買商品獲得投票權讓節目冠名方和節目制作方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有網友稱為“現籌”冠軍獎金100萬,而《偶像練習生》則是采取了全民制作人的方式,從第一期開始就可以通過購買贊助商產品為自己喜歡的練習生投票,最終依據人氣pick九位練習生組成組合出道。
選擇已簽約偶像,從養成到委培
與以往養成類綜藝不同的是,現在的養成類綜藝意識到了偶像養成是需要一定周期的,因此《偶像練習生》、《創造101》、《明日之子》放棄以往的素人選拔,而是從國內外各大經紀公司、練習生公司推薦選拔練習生,摒棄無經驗的從頭培養,節目提供的是一個提高和推廣的平臺,而不是一間單純的教室,這樣就可以保證短期培訓中出來的并不是簡單地“速成品”,而是有較長學習經驗的練習生。
雖然有所突破,但也難免會有不同的聲音,面對兩極分化的聲音,我們看到了新問題。
復制粘貼能否培養出中國男團
1月26日,韓國公司發聲明確認《偶像練習生》抄襲了韓國Mnet有線電視臺推出的的大型音樂選秀節目《PRODUCE 101》。從練習生選擇,到制作人設施,包括考核、晉級方式、舞臺視覺設計都基本與《PRODUCE 101》有著復制粘貼般的相似,但是《偶像練習生》并沒有購買版權,《PRODUCE 101》的版權已經賣給了《創造101》,而這個問題也讓《偶像練習生》陷入輿論爭端,面對綜藝抄襲嚴重的問題,沒有新意的照搬能否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并且培養出真正中國男團,這點仍然存疑。
作秀vs選秀
有網友將該節目戲稱為“男團版的甄嬛傳”,節目效果和節目設置相割裂,面對并不成熟的表演,吸引觀眾的變成了選手之間的互夸和微妙復雜的關系,掐頭去尾的重剪輯,成功制造了一定的節目效果,也讓話題度不斷升級。但什么時候我們才能回歸選手的能力,關注練習生真正應該具備的素質,不靠“beef”贏取關注度,也是養成類綜藝需要做更多考量的。
老問題并未完全解決,新問題層出不窮,偶像養成類綜藝打破困境,跳出抄襲黑洞至關重要。
專注綜合能力,不用話題制造熱點
偶像養成類節目的重心應該是一個偶像必須具備專業能力的培養,而不是靠制造話題獲取關注度,靠熱點話題培養出來的觀眾也是暫時的,粉絲的養成需要練習生和觀眾的互動,在吸引觀眾的同時要讓觀眾愿意去了解,只有這樣才能夠養成一批粉絲,并且對于偶像個人而言,實力是在競爭激烈的娛樂圈中站穩腳跟重要因素。
同步養成粉絲
不同類型的練習生,不一樣的人設,為的就是滿足更多女性觀眾的需要,粉絲作為偶像經濟最重要的支撐,制作公司在養成偶像的同時,也在養成粉絲。更加多元化的角度展示偶像的工作和生活,拉近粉絲與偶像之間的距離,是養成粉絲的良好途徑,同樣也是近年來真人秀大量圈粉的主要原因。
后續發展不可忽視
過早夭折的偶像團體無時無刻不提醒著我們后續發展的重要性,資源匱乏,進階培訓跟不上,娛樂圈更新速度快,這對于在我國發展并不成熟的偶像團體來說是致命的打擊。培養多棲偶像,抓住互聯網這個重要平臺,順應潮流,抓住機遇,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TFboys正是因為涉獵更多的領域,才能夠保持長紅,打破“曇花一現”的僵局。
來源:金牌輿情官 作者:迪倫老爺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