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線平臺最愛車貸業務,投資風險可能更大金融
去年8月24日,銀監會正式發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下簡稱“《暫行辦法》”),為網貸行業的監管基本定調,整個P2P網貸行業從“野蠻生長期”進入了“合規整改期”,運營平臺數量也從2015年底最高峰的3500家跌到目前的不足2000家。不過,在“8·24”網貸新政之后,行業依然新成立了149家平臺。《金證券》記者發現,強監管下網貸平臺的生存困難度大幅增加,截至10月底,149家平臺中僅有89家為正常運營平臺,60家已“閃電”退出。
新上線平臺最愛車貸業務
2016年8月24日,銀監會等多部委聯合發布《暫行辦法》,為網貸平臺劃出了“十三條紅線”,其中包括禁止自融或變相自融,禁止歸集出借人的資金,禁止直接或變相承諾保本保息,禁止項目期限拆分,禁止自行發售或代銷理財產品等。同時,《暫行辦法》要求設有風險提示、信息披露專欄,對個人、企業分別設定借款金額上限,并要求平臺上線銀行存管,申請系統安全認證,電信業務許可證等。
自《暫行辦法》發布至今,網貸平臺按照監管要求,走上加速整改合規的道路,也有不少平臺因整改難度太大選擇轉型或者退出。****數據顯示,網貸運營平臺數量從2015年底最高峰的3500家已經跌到目前的不足2000家。不過《金證券》記者發現,新政后依然有149家網貸平臺新成立,新平臺更加偏愛車貸業務。據統計,車貸業務占新上線平臺總業務類型的比例高達33.88%,此外,企業貸(專指企業信用融資)、供應鏈金融這類服務中小微企業的業務占比分別達到了15.70%、13.22%。
“監管細則出臺后,對借款人的借款額度做了限定,個人限額20萬,企業限額100萬,影響最大無疑是一直做大單業務的平臺,因此許多平臺都調整了業務模式,消費金融、普惠金融、小微金融成為新的熱點,信貸、車貸則為轉型的主要方向。”一位網貸行業人士對《金證券》記者分析。
新上線平臺投資風險更大
《金證券》記者發現,新上線平臺的收益率大多要高于行業平均水平,2017年10月P2P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為9.50%,而新成立平臺中52家的收益率要高于行業綜合收益率。“這與平臺的運營策略有較大關系,新上線平臺由于知名度不高,更多通過加息來吸引投資人進行投資。而且新平臺多以4個月以下中短期標為主,周轉速度更高,流動性也更高。”****研究員陳曉俊對《金證券》記者表示。
但強監管下,網貸平臺的生存難度也在加大,數據顯示,“8·24”網貸新政之后新成立的149家平臺中,截至10月底已有60家平臺退出,退出類型主要以停業、提現困難、跑路為主,此外這60家退出平臺的生存周期約為4.99個月,相比歷史所有停業及問題平臺12.89個月要短了近8個月時間,“這60家平臺成立幾乎不到半年就閃電退出,且惡性退出達到了35家,遠超良性退出的25家,可見新上線平臺的投資風險更大,小白投資人更應該敬而遠之。”陳曉俊表示。
他還指出,新成立平臺中僅14家平臺完成了銀行存管上線工作,整體合規情況較差。此外,新上線多數平臺沒有專門的信息披露區域,信息披露的指標較少,借款信息的透明度較差,這些也是潛在的風險。
【來源:網貸天眼】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