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寧波。
董明珠的 " 老冤家 " 也要 IPO 了。
日前奧克斯電氣有限公司(簡稱 " 奧克斯 ")已完成港股上市備案,擬在香港主板掛牌上市。
奧克斯的背后,是一位來自寧波的草根創業者鄭堅江。早年他低價策略殺入空調市場,收獲了 " 價格屠夫 " 的外號,受到格力董明珠等眾多同行的 " 聲討 "。
如今,奧克斯開始奔赴港股 IPO 卡位。放眼望去,出海大時代里,中國正崛起一批全球化公司。
空調界 " 價格屠夫 "赴港 IPO 了
奧克斯的故事,始于一位浙江草根。
1961 年出生于浙江寧波,鄭堅江初中時輟學做起了汽車修理工。1986 年,得知附近龍觀鐘表零件廠經營困難,渴望改變命運的鄭堅江帶領幾個人,貸款 2000 元承包了這個破舊的工廠。
經歷一番艱難打拼,鄭堅江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1994 年,鄭堅江瞄準利潤更高的空調行業,成立 AUX 電器有限公司,奧克斯空調誕生。
當時國內空調市場被美的、格力、春蘭等國產品牌以及部分歐美品牌占據,空調在老百姓心中更是奢侈品。因此,鄭堅江祭出 " 價格戰 " 策略,用他的原話來說:" 當時我的空調剛上市的時候,比進口商品價格要低 60% 左右,比國內同類產品要低 30%,使我只用五年時間做到國內第四。"
2002 年,鄭堅江做了一件令全行業震驚的事——公布《空調成本白皮書》,其中顯示 1.5 匹空調的成本是 1748 元,當時市場上同類產品的售價普遍在 2500 到 3000 元。此后,通過控制成本,鄭堅江給奧克斯 40 多款空調降價 30%,進一步主張 " 合理定價 "。
從此,他被冠以 " 價格屠夫 " 的稱號。
這一方面使得奧克斯空調的市場份額逐步擴大—— 2004 年,奧克斯空調銷量達 325 萬臺,躋身全國前三。但更多業內人士批評他 " 擾亂市場 "。
最為人熟知的是,格力董明珠多次公開表示不滿,認為這種做法是在惡意競爭。
然而奧克斯日益壯大,目前已發展成為涵蓋家電、電力設備、醫療、地產等多個領域的多元化企業集團。2011 年,鄭堅江將手中的 " 三星電氣 " 更名 " 三星醫療 ",并在上交所主板掛牌上市。2015 年,他還收購一家港股上市的物業公司并更名為奧克斯國際。
如今,他即將收獲人生中第三家上市公司。
年入 300 億海外市場貢獻近半
招股書顯示,奧克斯的主營業務是家用和中央空調的設計、生產和銷售,目前旗下包括奧克斯 AUX、華蒜和 AUFIT 奧菲特三個主要品牌,其中奧克斯 AUX 是知名度較大且占主要營收的品牌。
2022 年 -2024 年,奧克斯的營收分別為 195.28 億元、248.32 億元、297.59 億元,毛利率分別為 21.3%、21.8%、21%;經調整凈利分別為 14.49 億元、25.11 億元、29.35 億元。
家用空調的銷售為奧克斯最主要的收入來源。過去三年,奧克斯的家用空調銷量分別為 1020 萬臺、1400 萬臺、1710 萬臺。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 2024 年的銷量計算,奧克斯全球第五大空調提供商,市場份額達 7.1%。
因主打低價策略,奧克斯在報告期內家用空調平均售價分別為 1698 元、1550 元、1517 元。
盡管奧克斯業績在逐年上升,但仍與格力、美的等品牌存在很大差距——格力電器 2022-2024 年的收入分別為 1902 億元、2050 億元、1900 億元;美的集團則分別收入 3457 億元、3737 億元、4072 億元。
不過,奧克斯早早走上了出海之路。公司于 2015 年先后進入巴西、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美國、越南等市場,目前其空調業務覆蓋 150 多個國家和地區。
海外市場營收成為新的增長點。招股書顯示,在 2022 年、2023 年、2024 年及 2025 年前三個月,其海外銷售收入分別為 83.86 億元、104.12 億元、146.81 億元、53.36 億元,分別占同期公司總收入的 42.9%、41.9%、49.3%、57.1%,貢獻近半。
但增長之下暗藏隱憂。一方面,隨著原材料價格上漲、能效標準升級,奧克斯的成本優勢逐漸削弱," 價格戰 " 愈發吃力;另一方面,專利之爭紛擾不斷,董明珠就曾多次公開炮轟奧克斯 " 偷技術、挖人才、質量不達標 "。
招股書顯示,IPO 前,64 歲的鄭堅江通過 Ze Hui、China Prosper 及奧克斯控股控制奧克斯約 96.36% 投票權。
不久前,曾有消息說奧克斯手機即將卷土重來,這位寧波 " 家電大王 " 也許還有更大的野心。
赴港上市背后劍指出海
出海,眾多中國公司下一征程。
奧克斯也不例外。奧克斯在招股書提及,空調業務面臨激烈競爭,此次港股 IPO,募集資金預計將用于全球研發、升級智能制造體系及供應鏈管理、加強銷售及經銷渠道等方面。
例如,在海外關鍵地區布局更多生產基地和研發中心,提高海外業務本地化的產品研發、銷售、交付及運營能力。
這不禁讓人想起奧克斯的另一個對手——美的,于去年 9 月正式掛牌港交所,而其赴港 IPO 的核心目標就是進一步實現全球化。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曾表示,全球突破是當下最核心的戰略之一,要在海外市場構建第二個主場。
如此背景下,方洪波明確提出海外市場發展目標是在 2025 年銷售收入突破 400 億美元(約 2800 億元人民幣),國際市占率達到 10%。因此,他們赴港 IPO 所募資金大部分用于全球研發投入、提高海外銷售。
" 大家需要一個連接世界的平臺,以便于今后的海外業務擴張。" 顯然,香港市場是很多公司進一步通往全球化的重要窗口。一位投資人曾闡述背后原因,某種程度上,赴港上市潮是出海大潮的一縷寫照。
沿著這個脈絡,我們看到今年眾多奔赴港股的公司,其初衷無一例外都指向了全球化。正如港交所 CEO 陳翊庭所言,從長遠看,港交所仍然作為連接內地和世界的 " 超級聯系人 "。
" 畢竟,這里是通向世界的窗口。"
來源:投資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