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5 日晚間,阿里巴巴集團公布 2025 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這是今年外賣大戰開啟后首份來自阿里的財報,本地生活的表現自然備受關注。
財報數據顯示,在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止季度,受餓了么和高德訂單快速增長驅動,本地生活集團收入 161.34 億元,相比 2024 年同期的 146.28 億元增長 10%。與此同時,受益于經營效率優化和業務規模擴大,季度虧損繼續收窄至 23.16 億元人民幣。
從財報中可以看出,餓了么的經營能力近年來持續提升,業務規模擴張速度顯著。考慮到 4 月以來,餓了么以更積極的姿態投入市場競爭、展現出更強的進攻性,這一增長故事,也只是剛開了個頭。
近日,多方市場消息傳聞,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里,餓了么業務水位已躍升至全新臺階:日訂單量已遠超 3000 萬單,活躍用戶也呈現翻倍增長態勢。
種種信號顯示,蟄伏許久的餓了么,當下正通過外賣大戰帶來的市場洗牌機會,逐步從防守模式轉向強勢反擊。
遠超行業預期的增長
" 每天都能收到大量團隊的破峰戰報,數量多到看不過來,感覺無時無刻不在沖擊新高。" 一位餓了么員工表示,過去半個月就像見證了一段新歷史,內部從品牌品類、城市、大區到物流,都在翻倍爆發增長," 這種場面以前從未見過。"
4 月 30 日,伴隨 " 餓補超百億 " 與 " 淘寶閃購 " 相繼推出,淘寶和餓了么這對阿里遠近場電商的 " 雙子星 ",以令人始料未及的協同之姿快速出擊。
僅用 6 天時間,二者就實現了將淘寶閃購做到日單 1000 萬單。五一期間的這場 " 閃擊戰 " 不僅速度驚人,強度更令人側目。淘寶閃購和餓了么的強強聯合,直接將外賣大戰從 " 紅黃對戰 " 帶入 " 藍橙節奏 ",讓對手幾乎無從反應。
淘寶憑借其強大的產品和流量優勢,瞬時為餓了么注入 " 潑天流量 ";餓了么則以其扎實的本地供給和物流網絡,完美承接住了流量爆發,更讓淘寶能夠將補貼和資源集中投入用戶側。
這種雙劍合璧的模式,形成了價格上的絕對競爭力,直接推動了訂單量的瞬時暴漲。
據媒體報道,在上線的第一個 24 小時內,庫迪咖啡銷量較日常增長近 10 倍,茉莉奶白日均訂單增長 3 倍,招牌商品更是頻頻突破 10 萬杯銷售大關。在商戶和消費者的熱情推動下,淘寶閃購于 5 月 2 日提前在全國全量上線,比原定計劃整整提前了 4 天。
近期有超過 1500 家品牌在餓了么生意創新高
淘寶閃購全量上線后,餓了么訂單增速就直接拉到了滿格。商家們更是直觀感受到了 " 淘寶 " 這個超級 APP 帶來的巨大勢能。上線僅一周,1500 家品牌在餓了么生意突破歷史峰值;兩周后,這一數字直接翻倍,破峰品牌數量已逼近 3000 家。
" 這在一個月前確實是無法想象的,我們在餓了么上每天都在刷新歷史紀錄,這也讓我們的大盤在不斷突破紀錄。" 某全國連鎖茶飲品牌表示,經歷這半個月,餓了么訂單占比已呈領先之勢,在許多區域和門店,來自餓了么的訂單已占到七成以上。
奶茶門店訂單爆單
如此短時間內實現大幅增長,以及涌入大量高質新客,對本地餐飲行業來說實屬罕見。
一般品牌的生意突破,一年也就發生在特定的幾次季節性需求,或者年度的品牌專屬節慶中。這次淘寶閃購與餓了么的合作,本質上是在不增加商家新平臺運營成本的基礎上,直接導入了來自淘寶這個超級平臺的巨量客源。
" 確實是遠超預期的增長,沒有磨合成本的‘躺贏’,我們只需要思考如何承接這些新生意、維護好這些新客戶。" 前述商家補充道。
科技與 AI 能力的 " 外掛 "
在一季度外賣市場的 " 口水戰 " 中,餓了么始終保持低調,這也曾讓外界一度產生非議。然而,回望這段時期,餓了么實則在暗中發力,通過加速 AI 布局,為后續的市場反擊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這種策略性地 " 蟄伏 ",讓餓了么在當下的出擊中,仿佛開了 " 外掛 "。
這個季度里,餓了么在水面下快速推進了各種 AI 能力的創新應用,進一步加大 AI 創新對平臺在用戶、商家、騎手、平臺治理等多方面運營效能的牽引。
例如,針對商家運營場景,餓了么力推智能化經營體系,讓商家大部分的問題能通過 AI 解決。
不管是新店入駐,還是線上店鋪裝修、菜品運營、菜單設計、經營診斷、營銷投放,餓了么正在商家運營的全鏈路上快速上線各類 AI 工具。以 "AI 入駐店鋪助手 " 為例,新商家入駐餓了么的流程已縮短至分鐘級。這些 AI 工具讓商家在餓了么開展新生意更簡單,應對生意變化更加快速。
合并單系統讓騎手在爆發期可以順路取多單
在騎手側,餓了么智慧物流體系也在今年繼續升級,通過 AI 技術的深度應用,平臺正快速提升整體物流整體效率和騎手跑單體驗。
在 AI 的輔助下,餓了么高精度地圖系統已實現在 top100 城市全覆蓋,騎手取餐糾錯率大幅下降,等餐時間也因此縮短 10%。通過騎手調度引擎系統,餓了么讓騎手可以實現 " 順路多送單 ",平臺合單順路率目前已接近 90%。
值得一提的是,餓了么同時面向騎手推出了行業首個騎手 AI 助手 " 小餓 ",通過自然語言處理、多模態交互及實時數據分析能力,覆蓋了騎手配送的各類場景,進一步幫助騎手提升工作效率和體驗。
騎手使用 AI 智能助手 " 小餓 "
行業分析指出,在 6 天實現 1000 萬單新增量背后,更值得關注的是平臺在短期內應對流量激增和交易爆發的能力。這不僅體現了餓了么在能力建設上的顯著進階,也驗證了其技術儲備的深厚實力。
在交易翻多倍的情形中,如何確保用戶體驗不差、讓商家不亂,也要讓騎手不難,這既需要日積月累的底盤能力,更需要一些 " 奇兵 " 助攻。AI 技術帶來的 " 生產力 buff",正是餓了么在此次爆發中的有力外掛。
近年來,阿里集團在 AI 領域的持續投入和亮眼表現,讓背靠阿里的餓了么在技術和資源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據透露,餓了么管理層近期在內部對公司全員表示,面向 AI 技術變革的戰略窗口期,餓了么將在今年繼續加快 AI 應用產品的推出和迭代速度,通過技術助力,幫助生態各方都能更好地 " 升維 " 解決問題、提升效率。
逆襲故事只是剛剛開始
根據市場機構的推演,餓了么 2024 日均訂單量預計在 2000 萬至 3000 萬單之間,而淘寶閃購為餓了么帶來的增量,占比約在 30%~40%。
值得注意的是,來自淘寶閃購的 1000 萬單增量,僅是截至 5 月 5 日晚的階段性結果。自 5 月 6 日起,淘寶閃購陸續又推出了一系列奶茶免單、鮮花免單活動,加之天貓 618 營銷周期的全面開啟,淘寶閃購的免單活動仍在持續加碼。
可以預見,盡管官方尚未正式公布最新數據,但餓了么在淘寶閃購的訂單規模很可能已突破更高門檻。目前,關于餓了么業務量遠超 3000 萬單、躍升至全新臺階的行業傳聞,幾無懸念。
這波 " 流量盛宴 " 帶來的不僅是用戶薅羊毛的狂歡和熱鬧,更在深層次推動著餓了么整體經營水位的繼續躍升。
餓了么華南城市的一位員工表示," 你可以這么認為,經歷這大半個月的閃擊戰后,餓了么已經不再是原來的那個餓了么了。" 在與淘寶閃購的協同過程中,餓了么的運營模式、營銷手段以及整體效率都實現了大幅升級。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僅用 6 天時間便從 0 開始突破至 1000 萬單的增量,這在整個互聯網發展史上都堪稱罕見。所以這場閃擊戰的成功,不僅將為餓了么帶來交易增加,也進一步提升了品牌、用戶、騎手以及生態各方對平臺的信心和黏性。
在商家側,許多品牌都對未來的合作前景充滿期待。在阿里集團持續強化生態聚力的大趨勢下,若餓了么能與生態體系內的多端業務進一步深化合作,無疑將為品牌在會員互通、新品首發、跨界營銷等方面,尋找到更多結構性增長的新空間。
從商業規律來說,大公司往往生于群雄、卒于無患。競爭會倒逼出一個組織的潛力和戰斗力,同時也會打破原有的行業格局與壁壘,催生新的市場關系。如果能抓住時機,那 2025 年這場由京東入場帶來的大洗牌,最后成就的未必不會是餓了么。
" 大家有堅定的信心,我們會打到完全勝利。" 一位餓了么員工表示。
來源:鈦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