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花了2個億,海瀾之家這張支付牌照比滴滴貴在哪里?新金融
近日,海瀾之家(600398.SH)的控股股東海瀾集團有限公司收購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事在業內引起廣泛關注。
根據企查查顯示,2018年2月海瀾集團成為第三方支付公司上海瀚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瀚銀信息”)的第一大股東,持股64.1623%。
這起收購事宜起于2017年12月我愛我家(000560.SZ,原名“昆百大A”)發布的一則公告,公告顯示,公司全資子公司西藏云百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將以作價5577萬元轉讓其持有的瀚銀信息6.9238%股權。
據此推算,海瀾集團收購瀚銀信息的價格大約為5億元。獨角金融注意到,2017年12月高鴻股份(000851.SZ)將旗下支付牌照一九付的全部股權賣給滴滴的時候,只賣了3億元。
時隔近半年,海瀾**和滴滴買支付牌照的價格差距就這么大?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
相差2億元是什么原因?
支付牌照已進入存量時代,2017年央行表示,原則上一段時間內將不再發行新的支付牌照。從2011年首次簽發第三發支付牌照至今,央行共計發出了271張支付牌照。2018年1月,央行公布第五批續展決定,市場上的支付牌照僅剩243張。
“僧多粥少”,數量有限的支付牌照價格自然升高。
但是從海瀾之家和滴滴這個例子來看,并不能簡單地以估值行情來判斷支付牌照的價格,首先,兩張支付牌照在業務類型和業績方面就有諸多不同。
在業績方面,瀚銀信息2016 年全年營收為 1.77億元,凈利潤為 3225萬元。2016年總資產為 5.2億元,凈資產為 2.7億元。
2017年1-9月,瀚銀信息的營收為 1億元,凈虧損為1217萬元。截至 2017 年 9 月 30 日,瀚銀信息的總資產為 4.5億元,凈資產為 2.6億元。
相比于瀚銀信息,一九付的業績少了很多。2016年一九付的營收為2918萬元,凈利潤僅為8.58萬元,總資產為1.1億元,凈資產為7865萬元。2017年1-9月一九付的營收就下降為378萬元,并出現虧損479萬元,總資產為8255萬元,凈資產7382萬元。
顯然,無論是從業績規模還是凈資產方面,瀚銀信息都比一九付要好。此外,在業務類型上,兩張支付牌照也是不一樣的。
瀚銀信息與一九付都同樣續展至2022年,業務范圍也都是覆蓋全國。但是瀚銀信息的業務類型是互聯網支付和移動電話支付,一九付只有互聯網支付。
那么,這個移動電話支付有多少含金量呢?中國支付網總編輯劉剛對獨角金融表示,“除了銀行卡收單和預付卡外,其他類型均屬于網絡支付。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數字電視支付、固定電話支付的區分主要是支付介質的不同,分別是電腦pc、手機、電視機、電話機。在移動支付大行其道的今天,移動電話支付的含金量還是很高的。”
顯然,從業務類型上看,瀚銀信息這塊支付牌照比一九付更有價值,這也難怪價格上會相差2億元了。
簡言之,支付牌照的價格受多種因素影響,不能單純地看待估值行情。劉剛對獨角金融說道,“每家被買的第三方支付公司除了業績、業務類型不盡相同,還有其他因素也決定了價格的波動,各種交易的背后都有各種資源交換。”
支付牌照有多值錢?
盡管支付牌照的價格水漲船高,但因支付在金融領域舉足輕重的地位,還是有不少巨頭愿意“大出血”買下。
截至目前,已有諸多巨頭紛紛涉足支付領域。萬達3.15億美元收購快錢68.7%的股份,恒大5.7億元收購集付通,唯品會4億元收購浙江貝付,永大集團30億收購海科融通,小米收購捷付睿通,海聯金匯(002537.SZ)花了30.39億元高價全資收購第三方支付企業聯動優勢。
金融業高管李云對獨角金融表示,“支付牌照價格浮動很大,如果有帶著成熟業務的支付公司可能值20億,但也有幾千萬的,主要根據支付牌照的類型不同和發展狀況定價。”
目前支付牌照稀缺,但是監管機構對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監管持續收緊,清理“二清”、96 費改、備付金管理、設立“網聯”,各種政策要求接踵而至,今年以來,央行各分行、支行開出的第三方機構罰單更是超30張,逾25家支付公司“踩雷”,可以說,除了一些頭部的支付企業以外,大部分第三方支付企業的生存狀況并不樂觀。
對于牌照這樣的稀缺資源,有些企業選擇出售,可能是為了扭虧或者業務轉型調整。而有些企業選擇接盤,收購支付牌照,或許是為了增加業務創新的可能。
支付牌照的價格受諸多因素影響,企業們要結合自身情況進行選擇。
你知道還有哪家企業要收購支付牌照嗎?收購價是多少?歡迎來評論區聊聊。
版權聲明:此文為獨角金融原創稿件,轉載須注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來源:獨角金融】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