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一同拼殺在校園分期的樂信與趣店 誰將在美國更得寵?金融
美國當地時間11月13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官網公布了樂信集團遞交的IPO(首次公開招股)招股書。
這是9月以來第5家赴美上市的中國互聯網金融公司,緊隨趣店、和信貸、拍拍貸和融360之后。
根據招股書,樂信計劃在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LX”,擬融資5億美元,承銷商為高盛、美銀美林、德銀以及華興資本。
作為中國最早的分期電商平臺,如果成功上市,樂信將成為中國分期電商第一股。
同樣以校園貸起家的樂信與趣店,走上了截然不同的轉型之路,誰又將在美國市場更為得寵?
2013年10月和2014年3月先后成立的樂信(原分期樂)和趣店(原趣分期)是校園貸市場最早殺入的兩大玩家。然而,監管的一紙“禁令”讓所有校園貸企業只能另謀出路。
在轉型道路上,趣店幾乎完全押注于現金貸業務,而樂信選擇“多點開花”。
2016年10月,分期樂宣布升級為樂信集團,不同業務拆分成不同獨立品牌,其中包括年輕人互聯網消費金融品牌分期樂,針對學生之外人群的消費金融品牌提錢樂,針對理財人群的子品牌桔子理財,以及資產管理開放平臺鼎盛資產。不久后,提錢樂品牌并入分期樂,專注做高成長性人群的消費分期業務。
“樂信的轉型在業內算是比較早的,可以說是第一批轉型的,也是相對比較成功的。”一位不愿具名的互聯網公司創始人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線上消費分期業務已成為樂信的主要收入來源,而并非如一些平臺主要依賴現金貸業務創造利潤。”
從樂信的營收來源來看,主要來自電商分期和分期借款兩部分。根據樂信招股書中2017年前三季度的財務數據,自營電商分期業務占當期營收的47%;電商分期業務貢獻的金融服務收入在總營收占比中超過10%。也就是說,電商分期總營收占樂信總營收的60%左右,為第一大營收來源,其余為分期借款服務。
上述人士指出,“真正的商品分期業務占據企業主要盈利來源,這是樂信給外界帶來相對比較靠譜感覺的原因。此前,趣店上市之所以引發各界強烈的質疑,很大程度上就是它的盈利來源和盈利模式不被外界所看好。”
激進VS平穩 孰優孰劣
這一兩年來,不少互金公司都實現了扭虧為盈,甚至是大規模盈利,如剛剛在美國上市的拍拍貸、趣店等平臺,樂信也不例外。
但對比來看,樂信整體盈利并不像其他平臺那樣激進,只能算是相對平穩。
根據招股說明書,樂信2015年的營業收入為25.25億元,2016年增至43.39億元,收入增長率為72%。凈利潤方面,樂信在2015年尚未實現盈利,虧損3.1億元。2016年,樂信開始扭虧為盈,但全年虧損依然有1.17億元。2017年,樂信進入全面盈利階段,截至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1.4億元,基于Non-GAAP(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的息稅前利潤為3.89億元。
從交易規模看,自2013年成立至今,樂信總交易規模約為601億元。2017年前三季度,其交易規模達到313億元,超過前三年的總和,同比增長124%。
2017年前三季度,樂信的在貸余額為159億元。這一數字在2014年僅為3.7億元,2015年為33.9億元,2016年為99.0億元。四年來,樂信在貸余額年均復合增長率約300%。
“樂信這幾年的擴展是快速的,但從其整個規模和運營數據來看,在行業中應該算不上第一梯隊。”不過,上述人士認為,這并非壞事,相較于以現金貸業務為主的平臺,樂信做得比較多的是金額更高、賬期更長的分期業務,因此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擴大速度。但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降低風險。
【來源:金融之家】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